佛洛姆的觀點對生涯議題的啟發
佛洛姆以文化角度拓展人性的觀點,以個人內在深層需求對應社會外在要求,主脈絡是一個人生命的完成,因此對於生涯諮商也有許多啟發。
圖片來源: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 |
一、從「追求自由與安全感」看生涯決擇之困惑
在生涯決擇的議題上,當事人常常有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衝突,以佛洛姆的觀點來看,便是體現了追求自由與安全感時的困難。然而安全感比起自由更引發焦慮感,因此較常見的是為了現實而妥協,不過也工作的不開心。
蔡順良老師說得很深刻,二股對立力量的交流才讓人得以動起來。在生涯決擇中,大多數的人便能在穩定中求發展,過於保守則失去創造力,安於現狀;過於自由則職業不穩,難以累積實力。
以佛洛姆的觀點,社會環境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。在台灣現代大環境中,工作變動快速,生涯發展已從過去單一終生職業變成多元職涯進程,加上後現代的思潮又強化了每個人要做自己,因此現在年輕人追求自由與安全感的衝突,不難想像其生涯的焦慮感。
二、從「需求觀點」瞭解個案的生涯價值觀
從橫斷式來思考,由於每種職業選擇與生涯決擇,都不太可能滿足個人所有的價值觀,因此幫助當事人選擇最重視的需求相當重要。佛洛姆的五大需求關係、超越、根基、認同、參照,便成為很好的參考,讓當事人思考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麼。
以縱貫式的思考,則可協助當事人生涯發展思考,何種需求是幾歲時可能最重視的,過去職涯是否因某種需求未能滿足而挫折,未來如何安排以滿足某種需求等。
三、從「逃避機制」同理個案的生涯迷失
佛洛姆所提及的三種對社會影響最大的逃避機制--權威型性格、毀滅性格、機械化性格,直接正中了生涯迷失當事人的內在。
權威型性格,讓當事人對於父母、老師、甚至是社會主流的聲音,做為生涯決定的依循。且權威型性格會使當事人在生涯中不斷找尋著某種依靠,可能是不停的考證照,或是追尋著某個職位等。雖然剛開始時有安全感,但隨著時間就漸漸的產生困惑,這真的是我要的嗎。
毀滅性格,使當事人成為看輕一切職業的人,或是把原本的工作有意無意的搞得很糟,或是顯非出不屑與資本社會為伍的態度等,其實反映著內心的孤獨感不能被自己所容忍,因此重複著一次又一次的失敗,看似過得不好,但卻為了骨子裡的驕傲。
機械化性格,則是最抽離自我的方式去面對生涯議題,反正工作就只是工作,只是大機器中的小螺絲,與生活是切開的,甚至與自我是切開的。當事人雖然可能不會有工作適應的問題,但久了會愈來愈像行屍走肉,失去了生涯中的創造性。
四、從「病態性人格」思考個案的生涯適應困難
戀死的病態性人格,讓個案僅能掌握無生命的事物,對於有生命的事物沒有掌控感,最大的生涯適應困難,就是無法有彈性的因應千變萬化的職場環境,特別是與其他人互動有關的。不論是職場人際議題,或是與人相關的工作內容,戀死型的人格常會遇到困難。
自戀性人格則是只關心自己,聰明一點的表現出表面的人際和諧,但內在充滿怨懟與嘲諷,直接一點的則是固執我見、自視甚高。因此常抱怨周遭的同事或公司流程都是笨蛋。
亂倫型人格造成當事人在生涯適應上的挫折, 因為現實職場上通常不允許當事的人際界線不清楚,且職場上再怎麼溫暖也無法無條件的呵護當事人,若源自此人格而不要求自我成長,便會很快的對職場環境感到擔心而退卻。
五、結語:生涯即是「自由」與「穩定」的對話
從第一本著作「逃避自由」,佛洛姆就一直在強調,人類為了避免失去安全感而焦慮,但生命本質又讓我們被未知的未來吸引著,是一生的功課。或許最簡潔的答案,就像佛洛姆晚期的大作「To Have or To Be」所說的那樣,最後我們定義自己的人生,不應該是看我們擁有什麼,而是我們打從心底所認定的自己是什麼。我聯想到班史提勒的電影「人生勝利組」最後一幕詮釋的真好,主角最後體悟到「我依然熱愛這個世界,但我不必擁有這個世界。 」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