職涯進階的不同思考
本文是《不升遷也可以》的讀書筆記心得。本書不是在說工程師轉職賣咖啡、小資女辭職去阿帕拉契山脈縱走這類追夢的東西,而是務實的以企業裡一般職員的職涯進路為關心對象。在愈來愈多元、或是上頭卡了一堆人的現代職場,每個人的職涯發展路線不是只有升遷 1 條路,作者給了6 條路線。我覺得這之中最重要的道理,是職涯路線不是被規劃好的,而是自己創造出來的。作者是Beverly Kaye、Lindy Williams與Lynn Cowart。
![]() |
圖片來源:金石堂 |
註:本文以XDite的讀書筆記法操作。
問題:如何職涯規劃讓自己感覺到成長?
動機:想激發不用離職也能成長的想法。
十六組關鍵
從望遠鏡到萬花筒—興趣、能力、價值觀 | 職涯流動力- 從軌道到藍圖 | 職涯韌性建構在可選擇性上 | 以成人-成人對話產生新的思考 |
路線一 工作豐富化-向上(主管)、往外(同事)、向下(授權)、側向(教人) | 路線一 你這個月有學到什麼? | 路線四 重新校準-勇敢退一步,重新聚焦 | 路線四 因為什麼理由退出工作滾輪? |
路線二 內部探索-從”蒐集資訊”到”讓我試一試” | 路線二 如何去學習你有興趣的任務? | 路線五 垂直移動-記得考慮興趣與價值觀 | 路線五 你會給年輕的自己什麼建議? |
路線三 平行移動-組織日益扁平化 | 路線三 怎麼移動可得到新的視野? | 路線六 另謀高就-留任面談比離職面談有效 | 路線六 什麼徵兆代表要換個環境適應? |
重點
1. 以成長為考量
作者核心的理念就是職涯成長,當所在工作職位任務已經感覺到停滯時,工作者可以怎麼思考。主軸是小心職涯流動的停止,而最大反思就是不只是升遷才叫做成長。
2. 六大路徑
本書直白簡單,指出職涯成長的六條路線:a.把原本職務做得更豐富 b.試試看其他人的任務 c.平行轉調其他職務位置 d.暫停任務職責以重新思考自己定位 e.升遷時要考慮不同因素 f.另謀高就表示原本的環境沒救了。
3. 豐富的提問示範
所謂職涯教練即是用問問題的方式啟發個案,當然我們也可以自問自答。本書的作者扣緊6大路徑,提供很多相當充沛的示範例句,是不錯的參考。後面有整理一個表。
心得
整本書的字數不會很多,分章篇名主題明確,很快就可以看完。作者站在現代職涯模樣如職務多工、管理扁平、職人流動頻繁等背景下,整理出六條路徑,雖然不是什麼了不起的見解,只要有工作經驗的人都想得到,不過作者要強調其實是反思性,是什麼讓我們會停止職涯流動力?有什麼是我們沒有想過的流動方式?為什麼我們內心覺得不滿足?我們要如何擬定行動計畫?作者說的觀點、方向很明確,且以提問的方式要讀者去思考。
所以,看完不代表就思考完,因為書中促進思考的例句相當多,每一句都可能讓我們對職涯有更多、更深的反思,也對於接下來的行動更有認識。也有以主管身分問下屬的,當然你也可以拿來換位思考,例如:
上司:「你有什麼才華是我可能沒有意識到、但是你會想要有更多發揮空間的」?
如果喜歡用問句讓別人思考,或讓自己思考的人,書中有不少的參考。另外,做成PPT、備課之類也是很方便的參考文本。
節錄書中問句
路線一、工作豐富化 | |
1 | 目前主管在做的事情當中,有哪些是你一直想要做的?(向上) |
2 | 同事現在在做的事情,有哪些是你想要學習的?(往外) |
3 | 你想要把哪事情授權出去,藉此給自己一點空間、也讓其他同事有學習的機會?(向下) |
4 | 你有哪些能力(對你而言很簡單的)是可以教授、訓練、或指導組織內其他人做的?(側向) |
5 | 如果有兩週的假期可以學習某個你有興趣的領域,那會有是什麼? |
6 | 你有什麼才華是主管可能沒有意識到,但你想要有更多發揮空間的? |
路線二、內部探索 | |
1 | 什麼功能或部門是你想要多瞭解的? |
2 | 你可以用什麼方法找到答案? |
3 | 如果你有一個禮拜可以探索組織內任何領域,你會選擇哪裡?為什麼? |
4 | 你能否想到當個人,能在你有興趣探索的領域中分享一些洞察?你可以找其中一位甚至三位聊聊嗎? |
5 | 如果你可以選擇任一個人來跟隨觀察幾天,你會想要找誰?為什麼? |
6 | 學什麼可能會是很有趣的?你可以如何學習它呢? |
路線三、平行移動 | |
1 | 你是否看到組織內哪個領域或部門有更高的成長可能性? |
2 | 什麼技能可以幫宗做好準備,實現更長期的抱負?(能見度) |
3 | 你希望跟哪些領導者或經理學習?(上級) |
4 | 什麼樣的平行移動經驗會引起你的好奇?(挑戰) |
5 | 什麼樣的平行移動對你會有正面意義的挑戰?(克服無聊) |
6 | 有哪一個技能或能耐是你此還沒有,但你知道未來會很重要的?(組合包) |
路線四、重新校準 | |
1 | 你是否將往後退一步或往下一階貼上降級的標籤?(找偏見) |
2 | 你是否曾取過後退一步或向下一階的選擇?是什麼觸發了那個選擇?你學到什麼? |
3 | 是否有些重新校準的選項可以在長期為你打開更多成長機會的大門? |
4 | 你曾觀察到其他人採取了什麼重新校準之舉嗎?旁人對此的認知如何? |
5 | 重新校準經驗可以如何在你的組織內進行正向的溝通? |
6 | 你會如何向他人定位你的重新校準機會? |
路線五、垂直移動 | |
1 | 你會給年輕的自己什麼樣的建議? |
2 | 這樣的改變在你個人層面、專業層面及財務層面個有什麼樣的意涵? |
3 | 除了金錢與特權之外,你可以從垂直移動中得到什麼? |
4 | 你可能需要付出什麼代價?可能會失去什麼? |
5 | 垂直移動與你的價值觀、技能及興可能有哪些地方是相符或彼此衝突的? |
6 | 你的下一個最佳垂直移動可能會是什麼? |
路線六、另謀高就 | |
1 | 發生什麼事?(辨識出你觀察到的線索,並且開口問) |
2 | 你在這裡有什麼樣的成長?你學到什麼? |
3 | 這些與你的期望是否相符?有什麼是讓你驚喜的?又有什麼讓你失望? |
4 | 你會如何向公司以外的人描述你在這裡的狀況? |
5 | 你會提供新進員工什麼樣的建議,以幫助他們成功? |
6 | 什麼會吸引迴旋標員工再次回歸? |
留言
張貼留言